“我今年73了,還得天天拎水吃。年紀再大一點,拎不動怎麼辦?”這是日前政風熱線宿遷站直播過程中,宿遷湖濱新區皂河鎮一位村民的投訴,該鎮逾千村民從2011年開始就吃不上自來水了。無獨有偶,最近鹽城有媒體報道,3年前射陽海河鎮某村組40戶村民家中突然斷水,這一斷就是3年,村民只能開挖土井。
  應該看到,近年來各地對民生工程的重視程度已大大提高,每年“兩會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出了具體要辦的民生實事。儘管如此,各地民生工程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,還有許多亟待補上的欠賬,這在蘇中蘇北地區體現得更為明顯。其中很多欠賬,是長期積累而成,限於財力物力,想要立刻解決還不太現實。但是,各級幹部必須認識到問題的存在,有臉紅心跳的愧疚感,有如芒在背的緊迫感,有“功成必須在我”的責任感,儘快完成一項項民心工程。
  省領導曾經強調,解決民生問題,既要立足當前,又要著眼長遠;既要儘力而為,又要量力而行;既要抓實具體民生項目,又要註重解決民生問題的長效機制建設。但確有一些地方,只做到“量力而行”,而忽略了“儘力而為”,對民生工程,無論是規劃投入還是落實推進,都存在等、靠、要、拖的心態和做法,常常以“沒錢”或“條件不成熟”為藉口,放鬆了該有的責任擔當。如此,則大謬矣!
  強調“儘力而為”,就是要盡最大力量為百姓辦實事、做好事;提出“量力而行”,則是有多大力使多大勁,循序推進,說到就要做到,絕不空頭承諾“畫大餅”。顯然,量力而行,絕不是捨不得花力氣甚至消極怠慢,更不應是“量力少行”甚至“量力不行”。
  習近平總書記說,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,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。這是一句必須用行動來兌現的莊嚴承諾。現階段各地經濟發展存在差異,民生保障水平也自然會有差距,對此,當然應給予充分理解和足夠耐心。但各地務須牢牢守住民生底線,為百姓創造最基礎的生活條件、提供最基本的保障、給予最起碼的尊嚴。在這一點上,不能強調任何客觀原因,必須“儘力而為”。
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,沒有終點,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。唯有積極主動、勇於擔當的“儘力而為”,才能在一個個新起點上不斷向前進;唯有真心實意、說到做到的“量力而行”,才能永不停步向前行。  (原標題:改善民生,量力更要儘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n45lnsol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